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FPGA之家动态 >

六安市共青团系统青年人才培训班在上海举行

时间:2024-07-14      来源:网络搜集 关于我们 0

为进一步推深做实上海与六安共青团对口合作,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5月27日至31日,2024年上海共青团与六安共青团对口合作项目——六安青年人才专题培训班在上海团校举行,38名来自六安市共青团系统的优秀青年干部参加培训。

上海市团校对外交流培训部部长韩莉致欢迎辞,她对六安青年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表示上海市团校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团六安市委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广泛深入开展合作与实践,希望这次培训成为增进友谊、牢固交流的桥梁,助力上海与六安共青团事业取得新发展。团六安市委办公室主任张照泉作开班动员,他表示,此次培训班是深化六安与上海两地共青团对口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持续加强六安团干部教育管理和素质锻造的重要举措。学员们一要深刻感悟初心使命,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二要始终坚持学思践悟,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三要努力树牢清新形象,严守培训纪律。

本次培训依托上海市团校“青年特色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实践课程”,邀请来自上海市委党校、华东理工大学及社科院等专家教授为大家授课,精心设置了“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上海城市建设成效经验”“青年领导力与成长”“中国共产党之治”“拓宽青年国际视野”等多个专题模块,通过系列课程学习,促进六安学员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做好青年工作的信心和本领。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邱卫东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从确立城市框架到提升城市品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建设的成效经验与未来方向》

邓智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翁文艳主讲《青年领导力与成长智慧》

上海市委党校 教授刘中起主讲《学党史 悟思想 重实践 建新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解码中国之治》

上海市委党校 副教授黄真主讲《洞察世界大变局 拓宽青年国际视野》

与以往培训方式不同,本次培训采用“半天课堂+半天现场”的教学方式,从“参访国之重器”“一江一河”红色主题航程、“移动团校 红色巴士”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浦东新区青年中心考察到“沉浸式党史学习”瞻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深入了解上海城市红色历史、产业发展、团属阵地建设等情况,拓宽了六安青年团干部眼界,在对标上海共青团工作中,学习借鉴上海先进工作经验和创新成果,找到推进六安共青团事业发展工作路径。

参观江南造船厂

参观普陀区青年发展型社区中岚居

考察浦东新区青年中心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坚持以学用结合为抓手,持续推动学习成果转化,通过分组研讨、座谈交流、心得分享等方式,组织学员围绕青年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青年发展型城市、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我为青年办实事等主题,分析对比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把学习推向深入,实现碰撞思想、启发思路、激活青春动能的目的。

小组讨论——第一组

小组讨论——第二组

小组讨论——第三组

小组讨论——第四组

【感悟 学员分享】

黄浩 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团委副书记

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是我们的必修课。此次培训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通过学习先进理论和创新理念,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作为青年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变革魄力,更加激发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坚定了加强团组织阵地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更加用心用情为青年办实事,做青年的贴心人。

汪家文 六安市舒城县团委副书记

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上海团校通过现场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从国之重器江南造船集团到绚丽的黄浦江畔,从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亲身体验到青年领导力的学习成长,为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洗礼,眼界上的开拓,能力上的提升,更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发展指引了方向。今后我将重点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融入到平时工作中去,努力做到让舒城青年满意,让舒城人民满意!

耿天龙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团委副书记

本次培训,拓宽了我的工作视野,引领了我的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增强了我的创新意识。从普陀区的中岚居看到小区高标准治理的优秀成果,在浦东新区青年中心看到大数据技术如何促进团属阵地建设更加科技化与智能化。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先进经验带回去,团结带领固镇镇的团员青年们,持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翁绍南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团委干事

通过参加培训班,不仅开拓了视野、看到了差距,也发现了路径、找到了方法,深受启发。一是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多元化。现场教学、实践考察和课堂讲授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体验。二是理论成果转化,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能够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三是勇担时代使命,对新时代的共青团工作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拓宽视野,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内容来源网络,不用于商业使用,禁止转载,如有侵权,请来信到邮箱:429562386ⓐqq.com 或联系本站客服处理,感谢配合!

用户登陆

    未注册用户登录后会自动为您创建账号

提交留言